8月9日,是此次摄影游的出发日。我当晚发的朋友圈如下:
“每次帝都转机都不顺,今次登峰造极:台风一来,下午公告晚上航班停飞,只好立即赶往火车站,但高铁票没,幸有陌生团友热心相助,托人带我进车站,才登上末班高铁,补票,没座,民工般席地而坐,4个半小时熬到下车,打的近1小时总算在关闸前赶到首都机场,没误了出国航班。下次,绝不再从此地转机了!”


此是一劫,非常快又有了行李不见、相机充电器未带等二三劫。不过,旅程结束时我给出的评语是——
“最精彩的部份是火山地热区的两天徒步一晚露营,景色超出预想,艰辛的体验感也有了,承办方提供的大型山地车和向导、后勤服务也非常棒,只不过我的那只睡袋拉链坏了,睡袋拉不上有点冷。突遇熊来向导立即放弹吹哨,镇定自若的很专业。有点失望的是拍熊,一天的安排、直升机来回,但真的拍熊时间仅45分钟,其中十几分钟还是在摇晃不定的船上吊长焦,所以如果以拍熊为此行主要目的的你就输了。另外,深海钓鱼也是以体验为主,提供的螃蟹和现场捕捞的海胆我一口没吃,由于怕晕船,建议将来将海鲜放在岸上吃较好。其他项目看各人爱好和能力能拍到些片子也好了。在堪察加的住和吃都很好,天天正餐比在莫斯科彼得堡的强。第一天在海参崴的感觉最差,吃住都不可以,最后一天再回到海参崴就感觉非常不错,两顿中式快餐味美肉多,可以喝酒庆祝结束。领队张力为此行加分,跑前跑后还带教上课,让大家学到不少东西,有他带队,此行还算物有所值。”


呵呵,有得有失,必是每次旅游之正常状况。重要的是,把得之享受最大化,把失之影响最小化,这才是一个旅者所应有些专业素质。


此行的目的地是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,按说是西伯利亚区域,但它处于传统意义的西伯利亚的更东面(属世界最早时区,比北京早4小时)。当年沙皇流放犯人不包含到堪察加,由于无兵卒愿押解犯人到这个更遥远更蛮荒的地方来。不过,目前的堪察加早已揭开了神秘的荒凉面纱,有城镇,有交通,旅游业方兴未艾,再不可以说是人迹罕至了。




7年前去过彼得堡莫斯科,所以此次一直时不时的将那边和远东这里做比较:俄罗斯的厚重历史都在那边,这里不只极少俄式古建,连个像样的博物馆都没,大点的洋葱头教堂也尚在兴建中。不过,堵车不多见,治安情况好,酒鬼不惹事,物价较亲民,民风较纯朴,这都是这边强于那边的地方;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边的餐饮明显比那边的多样且美味,这是出乎我意料的。至于景致,这边的自然风光和动物景观显然是那边所不可以比的——高山大海,火山地热,森林旷野,冰川溶洞,棕熊捕鱼,都在大家眼前交替展示,丰富着大家对这个世界的认知。


陆海跟拍,上帝视角


愈加不想背着沉重的摄影装备上路,也愈加想靠着无人机来出彩。这次跟着张领队着实学了点驾御的招数,虽然有些如船上跟拍非常难复制,但至少看到了摄影的境界是多么的深远开阔。再往俗里挖,这次以机代步我做的恰如其分。


最得意是那天登山徒步,本想感觉不适就随时下撤,可行至一半感觉状况尚佳,终于鼓起余勇上到了高处。下山途中,走在冰川上,踏在泥泞里,我竟找回了当年登顶后返回大本营的感觉——极度疲惫,却也极其心认可足!


都过去的却也从来不会过去,过去野过的心就会在堪察加引发共鸣。


野之领队


野之团友


野之美女


野之美食


野之护卫


野之秀


野之邂逅


生当凌绝壁,一野众山小!
(配乐在前苏联两位大师的圆舞曲中犹豫很长时间,哈恰图良的野性多点,肖斯塔科维奇的悦耳些,考虑受众,最后选了肖氏的:))